不久前,一場峰會的“AI同傳”風(fēng)波,既讓人看到語音識別并不等于AI同傳,事實澄清之下,也讓人明白人工智能翻譯機和人工同傳不是一個概念,那它的智能化又“智”在哪?“能”在哪?海殼人工智能翻譯機,用起來還不錯哦!
人類的溝通行為非常復(fù)雜,美國傳播學(xué)家艾伯特-梅拉比安曾對于溝通提出一個公式:溝通時信息的全部表達=7%語調(diào)+38%聲音+55%肢體語言。
所以可以看到,一些朋友不懂幾句外語,憑肢體語言也能在多國旅行。而AI翻譯機的挑戰(zhàn),是要從這“7%語調(diào)+38%聲音”里去聽懂別人的說話。
尤其是語義本來就復(fù)雜,如漢語中一句話甚至一個詞在不同的場景有不同的意思。簡單的,比如315這個數(shù)字,在“今天是315”、“今天標(biāo)間315元”這兩句話中,AI翻譯機需要準(zhǔn)確譯出來,而不是從字面直譯。